• 用户名 自动登录
    密码
  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

龙华.女子踩桥

唐仁

2019-4-29 16:31

1

微信扫码即可手机参赛
“女子踩桥”民俗活动介绍“:......吃了斋饭好逍遥,抬根柏杨去搭桥。造桥不造灯草桥,风吹灯草颤摇摇。造桥不造朽木桥,朽木桥梁不经牢。造桥要造石板桥,今年修起万年牢,行善之人桥上走,行恶之人打下桥......”。 “女子踩桥”,别名“万世人间”。是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、仅分布和流传于四川省屏山县龙华镇辖境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,一般在新桥建成或重要时令节气(如清明、谷雨前后)举行,为的是消灾祈福,求得风调雨顺并保家人平安,具有世界唯一性。

图5:《游街》。踩完桥后,踩桥的女子们就在镇上的明清老街游走,依旧是手持香火,唱念有词。

图6:《缴香》。游街完毕,踩桥的女子们来到镇上龙华寺旁的禹帝宫举行“缴香”仪式。女子们在禹帝宫前排队集合,先唱念一番,再将手上的香火,身负的竹筒,悉数堆积起来,和着纸钱,一并烧了,直至香火燃烬,整个踩桥活动才算结束。

图4:《踩桥》(石桥)。女子们先踩镇上的凉桥,再踩镇上跨越大小龙溪的两座石桥。

图2:《起香》。参拜大佛后,踩桥的女子们就在丹霞洞前转起圈圈,唱念有词,举行“起香”仪式(持续半小时以上)。

图1:《拜佛》。踩桥当日清晨6点前,参与踩桥的女子(多为中老年妇女)背负竹筒香腊,来到龙华镇八仙山顶大佛旁边的丹霞洞前,燃起香蜡,参拜大佛。龙华镇隶属四川省屏山县,因有明代所建龙华寺而得名,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,就在八仙山脚下。镇上有条上山的小路,比较陡峭,约有四五里距离,脚快的年轻人步行上山约四五十分钟。八仙山传因吕洞宾、何仙姑等“八仙”路过并逗留此山而得名。山上有尊石刻立佛,佛高32米,自从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武装炸毁后,这座偏居川南深山悬崖之上的大佛,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立佛。

图3:《踩桥》(凉桥)。在山上大佛跟前起香后,参与踩桥的女子们手持香火,步行下山,先踩镇上有名的“凉桥”。踩桥,其实就是在桥上来回转圈游走,领头的手捧《踩桥经》书,唱念有词,身后的女子们应答附和,边走边拜,祈求子孙发达,人兴桥牢,求得风调雨顺,免除三灾八难。每一座桥的踩桥活动皆持续半小时以上。

1